百年铜光里的民国记忆:三枚双旗币的岁月回响
在民国收藏领域,双旗币始终是 “承载革命记忆” 的特殊品类。1912 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,新生的中华民国急需一套 “象征政权合法性” 的货币,双旗铜圆应运而生。它以 “五色旗 + 铁血十八星旗” 为核心设计,取代了清代的龙纹,成为民国初年最具代表性的流通货币
在民国收藏领域,双旗币始终是 “承载革命记忆” 的特殊品类。1912 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,新生的中华民国急需一套 “象征政权合法性” 的货币,双旗铜圆应运而生。它以 “五色旗 + 铁血十八星旗” 为核心设计,取代了清代的龙纹,成为民国初年最具代表性的流通货币
2025 年某知名拍卖行春季专场,一枚带原始包浆的 “歪嘴地方龙” 版度支川二十文铜币,经过 23 轮激烈竞价,最终以 178 万元天价落槌,刷新该品类年度成交纪录;而在 2024 年秋拍中,另一枚品相接近完美的三全品度支川二十文,也以 172.8 万元的高价
在古钱币收藏的广袤天地里,珍品铜币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,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载体,更是财富的象征,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双重魅力。对于藏家而言,一枚珍稀铜币的出现,往往意味着一场激烈的角逐;而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,每一枚珍品背后的故事,都足以勾起对过往岁月的无限遐想。今
甲午战争后,中国遭遇空前的社会危机,清廷财政入少出多,逐渐陷入困境。依靠财政拨款运行的福建船政也周转艰难,铸币自救之举在此背景下适时出现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福建船政局创设“闽海关铜币局”(亦称“闽关铜币局”),试图通过铸造铜圆为船政运行筹措资金、纾解